|知識+|被野狗咬才要緊張?醫:只要被動物咬都要採取這些步驟!

近日,台北市2度發生比特犬跳窗咬人事件,造成騎士大腿、小腿共3處撕裂傷,引發各界關注。

第一位受害者日前進行第二次清創,醫師判斷可能會造成腿部永久型損傷!

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經常在臉書粉絲團「來講兒科急診的543」分享醫藥知識及急診室故事,PO文指出:早前一名男子被狗狗舔後感染一種存在於狗唾液中的細菌,引發敗血症,導致四肢被截肢後,現在又有一名美國女子被愛犬咬了一口,感染相同細菌引發敗血症不治。

據統計顯示,所有被咬傷患者中,被狗咬傷約占85-90%,被貓咬傷約占5-10%,被人咬傷約占2-3%,囓齒動物和其他動物約占2-3%,小孩比大人更常被貓狗等動物咬傷。

種種案例顯示,並不是野狗咬才有感染風險,而是只要咬傷都需要嚴加注意!若不小心錯過症狀,就可能產生遺憾!

為什麼咬傷會這麼可怕?

吳醫師指出,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(全名「犬咬二氧化碳嗜纖維菌」)是一種在健康的狗和貓的唾液中發現的細菌病原體,主要透過被狗咬傷後,傳播給人類

病人被狗咬傷有感染 Capnocytophaga canimorsus菌時,病人因為此細菌感染而死亡的比率約為26%,而臨床表現包括嚴重敗血症、致命的敗血性休克、四肢壞疽、腦膜炎,心內膜炎和眼部感染等。

許多人認為被狗咬傷沒有什麼,其實狗牙又長又尖銳,傷口看似很小,但可能已經傷及肌肉深處,犬隻唾液中的細菌可能侵入人體

在你不注意下,可能已造成化膿、發炎甚至進一步擴大至敗血症,千萬不可輕忽喔!」

被咬傷後要怎麼辦?

先使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,使用乾淨的普通棉棒優碘消毒

不同動物和被咬傷部位不同會造成不一樣的傷害,雖然大多數被咬傷患者不需要特別的醫療處置;但某些咬傷若未經適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局部肢體永久損傷,併發感染或狂犬病,甚至死亡。

當病人有以下任一情形,建議儘快就醫:

  • 傷口在手、腳、頭或臉等部位。
  • 傷口很深或者感覺已傷害到骨頭、神經。
  • 傷口經過局部壓迫15分鐘後仍然無法止血。
  • 傷口出現局部紅腫、熱、痛或者化膿。
  • 被咬傷的人合併有免疫力減弱的疾病,例如糖尿病、肝病、腎病、癌症或愛滋病等疾病。
  • 被咬傷的人在過去5年內未曾接受過破傷風疫苗注射。
  • 咬傷至治療時間超過12小時以上。

一般咬傷處置並不建議傷口縫合,應需觀察傷口是否有進一步感染徵狀,每人狀況不同,任何醫療處置建議聽從看診醫師判斷,切勿延誤就醫

當病人有紅、腫、熱、痛、發燒、分泌物增加或顏色改變、化膿、發臭等症狀,則可能為感染,要提高警覺。



更多新聞:

北市比特犬2度咬傷人!爆關說疑雲 飼主兒5點聲明:深感抱歉

被狗咬怎麼辦 動保司:沖洗傷口後就醫評估打疫苗

全球首例!日本出現被貓咬感染蜱蟲病死亡案例

菲勞在菲遭狗咬未就醫,來台工作後發病感染狂犬病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